为提升大豆产能,广州大学刘宝辉教授团队积极开展大豆超密度“单产倍增”攻关前瞻性研究。日前,该团队在黑龙江五大连池组织田间测产,国产大豆新品种“东生89”以亩产386.35公斤的优异成绩实现高产突破,较我国大豆平均单产提升约2.9倍。这一重大成果,为破解我国大豆单产瓶颈、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我国是大豆消费大国,但大豆供给长期高度依赖进口,对国家粮食安全构成潜在风险。在耕地资源约束趋紧的背景下,提升单产是突破大豆产量瓶颈的核心路径。
广州大学刘宝辉教授团队自2011年起,打破以单株产量为主的传统育种理念,提出通过群体提升大豆单产的策略,历经十余年攻关,成功培育出矮秆耐密植大豆新品种“东生89”,并构建配套超密植栽培技术体系,破解了制约大豆“绿色革命”的核心瓶颈,为通过超高密度种植大幅提升单产提供了突破性品种。
2025年10月3-5日,广州大学刘宝辉教授带领的大豆团队在黑龙江省北安市东胜乡的大豆超高密度770亩高产示范田开展实收测产工作。广州大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耐密植大豆品种“东生89”,理论产量407公斤/亩,实收测产386.35公斤/亩,是我国大豆平均单产132公斤/亩的2.9倍。
在770亩示范田里,“东生89”大豆植株紧凑、豆荚累累。专家组严格遵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标准,深入田间开展实收测产。在多位院士及业内专家见证下,“东生89”最终田间保苗数52万株/公顷,实收亩产达到386.35公斤(理论产量407.69公斤/亩),远超常规种植模式下的大豆产量,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高度评价。专家鉴定意见指出,“实现了大豆种植密度和单产大幅度跃升,研究成果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东生89”的育种策略及超高密度种植模式为服务其他大豆产区,实现我国大豆单产倍增提供了可借鉴范式。这项由广州大学主导的农业科技突破,不仅有力服务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也显著提升了广州市在国家农业科技布局中的影响力。
据介绍,下一步,广州大学拟充分利用大豆团队在大豆“绿色革命”基因挖掘及机制解析的理论指导下研发的生物育种技术、栽培配套技术,最终实现将我国大豆单产水平全面提升至400公斤/亩的“大豆单产倍增计划”。(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春燕)
股票怎么开户,配资指数网官网,南京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