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成露 刘友婷
累计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超1500人;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超4000平方米培训基地;全年组织各类培训2300余场,覆盖近24万人次……6月27日,《工人日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广东主题采访活动,走进广东利元亨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见证这家智能装备企业如何通过系统化人才培养,将“工程师红利”转化为技术突破的加速度。
在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智能制造赛道,利元亨以超5000人的团队规模,特别是1600余人的高层次科研技术队伍为基石,构建人才生态以驱动创新发展。一方面,利元亨积极构建“产教评”融合生态链,取得了“广东省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与社会评价”资质。该公司以教学社会化和教学场景多维化,通过出标准、出岗位、出师傅、出设备,构建技能人才招生、培训、评价、就业“产教评”融合型技能生态组织。另一方面,通过联合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开设“数控技术联合培养班”、主办技能竞赛等方式,利元亨年均为产业输送超百名技能人才。
截至目前,公司已投入5000多万元建设超4000平方米培训基地,累计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评价认定超1500人,其中认定特级技师5人,认定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超500人。
利元亨的人才培养不仅在“基础建设”上下功夫,更在“成长通道”上持续创新。
在成长赋能上,公司打造了立体培养机制。首先,利元亨全年组织各类培训2300余场,覆盖近24万人次。同时,内部建立四级讲师梯队与“师徒制”,显著缩短工程师成长周期。另外,还开设“利剑班”等专项计划,已培养52名复合型技术骨干。
此外,利元亨创新性的“管理+技术”双晋升通道与国家级荣誉申报机制,让人才价值充分释放。该公司的激励体系覆盖长中短期,应届生年薪最高可达30万元,核心技术骨干参与项目利润分红;中期“攀登者计划”提供股权激励;长期则依托“博士科研工作站”等平台,支持千万级科研项目攻关。
据悉,作为全球第一梯队的新能源装备头部企业、数智化工厂领域的先进企业,利元亨主要从事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新能源、智慧物流、ICT、AI算力、汽车部品等行业的头部企业提供数智整厂解决方案。在机器人产业方面,该公司能提供移动操作一体化机器人软硬件技术及人形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整机组装与调试生产线。
股票怎么开户,配资指数网官网,南京股票配资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